山海鲸可视化

流光

流光组件是鲸孪生内部的组件之一,需要手动添加,可以删除。每一个鲸孪生组件中可以添加多个流光组件。

1. 添加流光

在鲸孪生组件的编辑模式中,在左侧菜单栏“标绘”中选择“流光”栏目。

流光组件通过点击选择不同点位,最后连成线的方式来进行添加,如下图所示:

2. 数据设置

添加好流光后,在“数据”设置中可以添加经纬度空间坐标的位置数据,流光也会根据数据变化。

2.1 空间坐标数据

空间坐标数据需要根据项目的三维场景来生成,示例数据如下:

流光 ID 坐标数据
流光 1 [“64.05,0,-41.14”,”64.05,0,22.54”,”-12.76,0,22.54”,”-12.76,0,-41.14”,”64.05,0,-41.14”]

流光坐标的数据是由流光中各个端点的坐标构成,每个坐标都由X 轴,Z 轴,Y 轴三个值构成,以英文逗号分隔,字段类型为字符串;

将数据导入项目后,在组件图层中选择流光,坐标类型选择“空间坐标”,将数据字段拖入对应位置即可自动生成流光,如下图所示:

2.2 经纬度坐标数据

经纬度数据一般都是由 GPS 设备(或者北斗设备)采集而来,我们一般来说需要将数据整理成如下格式:

流光 ID 坐标数据
流光 1 [“120.0001,30.2800,5”,”120.001,30.2800,5”,”120.001,30.2799,5”,”120.0001,30.2799,5”,”120.0001,30.2800,5”]

流光坐标的数据是由流光中各个端点的坐标构成,每个坐标都由经度,维度,海拔三个值构成,以英文逗号分隔,字段类型为字符串;

将数据导入项目后,在组件图层中选择流光,坐标类型选择“经纬度坐标”,将数据字段拖入对应位置即可自动生成流光,如下图所示:

3. 基础设置

配置项 说明
使用独立原点 开启后可设置一个独立的原点坐标。
选择原点 选择流光位置根据哪一个原点的经纬度决定。
开启 LOD 开启后可设置流光在场景中的可见距离,默认值为“0-10000”
是否显示 显示或隐藏流光。

流光 基础设置,如下图所示:

4. 样式设置

配置项 说明
宽度 设置流光的宽度,值越大流光越粗,默认值为“2 米”
偏移 设置流光在 X,Y,Z 三个方向上的偏移值,默认值为“0,0.5,0”
平滑度 设置流光的平滑度,会影像流光运动的连续和流畅性,默认值为“1”
流光速度 设置流光的速度,默认值为“100m/s”
流光方向 设置流光的方向,有“正向”“反向”,默认为正向,即从起点向终点的方向。

流光 样式设置,如下图所示:

5. 材质设置

材质设置中可以选择贴图类型,分别有“自定义贴图”“渐变色”两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当选择“渐变色”贴图类型后,可以自定义设置流光颜色。(颜色设置方式可以参看教程:设置颜色

5.1 基础贴图

配置项 说明
颜色 选择流光材质中基础贴图所显示的颜色底色。
材质贴图 当选择“自定义贴图”类型后,可以在此上传材质贴图的文件。

流光 材质贴图,如下图所示:

5.2 发光贴图

配置项 说明
颜色 选择流光材质中发光贴图所显示的颜色底色。
材质贴图 当选择“自定义贴图”类型后,可以在此上传材质贴图的文件。
发光强度 自定义发光强度大小,默认值为“1”
仅在夜晚发光 开启该设置项后,流光组件只在夜晚才会发光,白天不会发光,默认关闭。

流光 发光贴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