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是鲸孪生内部的组件之一,需要手动添加,可以删除,飞线的使用可以帮助数字孪生模型更加直观地展示物理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和连接,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飞线的操作。
添加飞线共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手动点选添加”和“通过数据生成”,下面依次进行演示:
在组件库的飞线中选择需要添加的样式,然后在场景中通过鼠标选择飞线的起点和终点,选择完毕后点击左上方的“完成”按钮即可成功添加飞线,如下图所示:
添加飞线后可以通过经纬度坐标调整飞线起始位置: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数据联动、数据筛选时,手动点选添加的飞线无法实现,就需要使用数据来生成飞线。在组件图层中点击飞线组,在右侧的数据中可以绑定数据字段:飞线 ID、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动画速度、飞线速率,如下图所示:
空间坐标数据需要根据项目的三维场景来生成,示例数据如下:
飞线 ID | 起始点 | 结束点 | 速度 | 曲率 |
---|---|---|---|---|
飞线 1 | 10,0,10 | 100,0,20 | 2 | 0.5 |
飞线 2 | 70,0,70 | 70,0,150 | 1 | 0.8 |
飞线 3 | 0,15,-20 | 100,27,20 | 1 | 0.4 |
起始点、结束点的数据是由X 轴,Z 轴,Y 轴三个值构成,以英文逗号分隔,字段类型为字符串;
**速度**指飞线在展示过程中运动的快慢程度,字段类型为数字;
曲率是用于控制飞线路径弯曲程度的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是 0 到 1,字段类型为数字,其中 0 表示飞线是一条直线,1 表示飞线是一条非常弯曲的曲线。
将这个数据导入项目后,在组件图层中选择飞线组,将数据字段一一拖入对应的数据项上,即可看到飞线已经自动生成,如下图所示:
经纬度数据一般都是有 GPS 设备(或者北斗设备)采集而来,我们一般来说需要将数据整理成如下格式:
飞线 ID | 起始点 | 结束点 | 速度 | 曲率 |
---|---|---|---|---|
飞线 1 | 120.0001,30.5501,5.1 | 120.5,30.5502,5.1 | 2 | 0.5 |
飞线 2 | 120.001,30.2799,5.1 | 120.999,30.280,5.1 | 1 | 0.8 |
起始点、结束点的数据是由经度,维度,海拔三个值以逗号分隔。特别注意,这个逗号一定要是英文的逗号。
将这个数据导入项目后,在组件图层中选择飞线组,将数据字段一一拖入对应的数据项上,即可看到飞线已经自动生成,如下图所示:当我们在鲸孪生场景中添加飞线时,实际上是添加一个飞线组。如下图所示:
飞线组的设置会影响飞线组中所有飞线的样式,在这里可以设置飞线的粗细、发光贴图、仅在夜晚发光等,下面介绍一下这些配置项:
配置项 | 说明 |
---|---|
选择设置 | 可以设置使用使用“独立原点”,原点即模型原点,和模型设置原点一致。 |
点击取消选中 | 开启后点击已选中的飞线可以取消选中。 |
允许点击 | 即飞线组是否可被点击。 |
是否显示 | 即飞线组是否显示,默认开启。 |
是否可选中 | 即飞线组是否可以被选中,关闭后无法选中。 |
飞线的基础设置如下图所示:
配置项 | 说明 |
---|---|
直线 | 默认关闭,开启后飞线起始端连线会显示为直线。 |
飞线粗细 | 即飞线粗细,默认粗细 0.1,值越大飞线越粗。 |
飞线 Y 轴偏移 | 即整个飞线组向三维空间坐标 Y 轴偏移角度。 |
基础贴图 | 飞线基础样式,贴图支持导入自己预设贴图样式,在此处可设置颜色、uv 缩放/偏移/旋转、贴图强度、含透明通道、贴图动画、动画方向、循环播放。 |
发光贴图 | 飞线发光样式,贴图支持导入自己预设贴图样式,在此处可设置发光颜色、uv 缩放、仅在夜晚发光、发光强度。 |
飞线的样式设置如下图所示:
标记面板主要用于标记点设置交互弹窗,当我们需要点击标记点显示某一弹窗时可在此处进行设置。
配置项 | 说明 |
---|---|
选择弹窗 | 当需要标记点与弹窗设置交互时可在此处选择添加在项目中的弹窗。 |
显示方式 | 即弹窗展示方式,可选择二维或三维显示状态。 |
三维尺寸 | 即弹窗尺寸,在此处设置的尺寸与在项目中设置的弹窗尺寸不相关。 |
三维偏移 | 即在三维场景中文本相对标记点三维原点偏移程度。 |
朝向 | 即弹窗弹出后朝向,可选择“普通、面朝上、垂直转向摄像机、一直面向摄像机”,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
优先级 | 即点击标记点后交互展示顺序,当优先级为 1 时则优先展示弹窗内容。 |
显示模式 | 弹窗弹出后展示样式,可选择“全部显示、轮播显示、悬停显示、点击显示”。 |
同步点击悬停 | 默认关闭,开启后鼠标在弹窗上也能触发相应的事件。 |
飞线组的标记面板设置项如下图所示: